超化吹歌音悠悠,西腔豫剧声锵锵,郑冲糖丝亮晶晶……一个个古老的传统项目充满神奇,令大学生们流连忘返。新密市非遗文化走进郑州城市学院,拉开了该市今年非遗进高校的序幕。
人们生活息息相关,世世代代持续传承,熠熠闪光的非物质文化,弥足珍贵的民族瑰宝,在奔向新时代的征程中,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青昧,激发起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。为此,新密市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将其列入学校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,制定规划,部门联动,共同扶持,大力推进入校活动。郑州城市学院的“多彩非遗、知行合一”文化节,作为今年该市非遗走进高等学小的首场秀,组织周密,主题鲜明,内容丰富。
展览多姿多彩。威风凛凛的虎头鞋,栩栩如生的红剪纸,精致别样的金葫芦,一个个散发着千年幽香的产品,以“记忆、传承”为主题,通过静态图文,实物展览及动态视频播出等形式,多维度展示,多形态绽放,让师生们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展演生动活泼。无论是“音乐活化石”的吹歌,百听不厌的说书戏,还是杨树冲唢呐、地方戏豫西调,都令人们如痴如醉,记忆犹新,使参观者惊叹古老文化艺术的魅力。
体验深受启迪。本次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走进文化,以“体验、传承”为主题,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,沉浸式了解非遗,感受非遗,学习非遗,从而热爱非遗,自觉传承。大学生们表演的川剧变脸、捏泥人、香包制作等受到了参观者好评。同时,学校还举办了大型讲座,以此方式从非遗理论、保护实践、传承初心等角度全方位、多层次展示非遗之美,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非遗知识。据了解,此次活动为期3天,参观人员达4万多人。市非遗办负责人介绍说,今后每季度将举办1-3次高校推介活动,全市每年不少于10次,受益师生和群众超过30万人。
有声有色,多种多样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,具有重要意义,产生了非凡影响。增进了学生们的知识。传统精华激起大家的好奇心,激发了认知兴趣,人们自觉参与,主动学习,形成了人人知晓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人人热爱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人人学习传承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。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。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教育,使师生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产生自豪感、荣誉感, 养成喜爱传统文化的习惯,使他们主动传承,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,深化了学生爱祖国、爱家乡、爱集体的信念。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博雅教育水平,创造了和谐的人文校园环境,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。